咨询电话:13538209306
什么是企业信用?
企业信用
企业信用是指一个企业履行自身承诺的意愿和能力,而信用的基本载体是企业履行承诺的历史记录。
现代企业信用是指企业能够履行与客户、员工、消费者以及社会约定的职责而取得的信任。企业信用不仅仅是信贷信用,它还包括生产和经营的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信用、服务道德信用、贸易合同信用、内部管理信用、信息信用等诸多方面。
▼
❶企业信用关系的类型
(一)企业与股东的信用关系
企业与股东之间主要是以资本为交易对象,因此可称为资本信用关系。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企业所有者处于信息劣势,利益容易受到伤害,因此需要建立法律规定法人治理结构来维护各方的权益。
(二)企业与债权人的信用关系
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信用合作关系,债权人将资金交给企业使用,企业承担资金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确保支付给债权人约定的资金使用费。这种资金信用关系的转移知识价值的使用权,价值的所有权并没有得到转移。为了防范和化解风险,企业资金信用关系一般通过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企业对债权人的资金信用关系也就体现为企业对契约规则的遵守。
(三)企业与消费者的信用关系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用关系实际上是企业在与消费者的交易过程中,在产品质量、结算方式、售后服务等方面所作的承诺,这些承诺有的表现为成文的契约,有的则表现为约定俗成的的隐含契约。
❷企业信用的作用
在市场条件下,企业信用具有以下作用:
第一,在商业往来中,企业信用对交易的影响很大,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取得交易成功的可能性比信用状况不佳的企业更高。
第二,在银行贷款方面,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就有可能获得比信用状况不佳的企业更多的有利政策,这些政策可能是决定贷款或不贷款,贷款的金额有多大,以及利率不上浮和商业汇票承兑优先权等。
第三,在企业投标、赊销过程中,信用状况是对方最终决策的重要指标。在企业实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信用状况的优劣可能决定了哪家企业能够中标;在赊销业务中,信用登记高的企业,赊销额度往往会比信用等级低的同行高出很多。
❸企业信用的内容
从信用的内容看,由表及里,包括以下七个层次:
1、宣传信用:企业在广告宣传中是否遵守诚实信用原则,用于把企业的真实状况予以披露,这是企业信用最浅显的反映,是企业是否具有信用意识或信用意识强弱的表象之一。
2、资金信用:企业的资产状况是企业是否具备信用能力的基础。如果企业仅有信用理念,而没有与其相称的资产以及资产的流动性做基础,诺守信用只是空谈。
3、合同信用:履约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企业信用的重要指标。主要是指企业是否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以及是否有履行合同的意愿。在事前,企业履行合同的能力主要是通过考察其资产状况来了解;而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意愿则主要通过考察其信用档案来了解。
4、用工及薪酬信用:一般而言,我们通常所说的履约(包括履约意识和履约能力)是指企业对本企业之外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合约履行状况。其实,在对内部职工的使用及薪酬方面是否履约,可以更直接地反映一个企业信用状况。与对外履约相比更进一步放映企业的信用状况甚至放映企业的运作状态。
5、制度信用:企业内部的制度体系,是企业信用意识的外在载体,是企业信用理念的直接反映,如果制度方面没有与信用管理、信用控制等相关条文,该企业的信用状况就值得商榷。
6、理念信用:主要是指企业相关人员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间对待信用问题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态度。制度自身不会效力,即使是相关的信用制度,还要依靠执行来发挥它的效力,如果制度对企业相关人员特别是企业核心领导层而言,仅仅是给上级、客户或者其他利益相关者看的挂在墙上的一张纸,那么,这个企业的承诺不会比那张纸的分量重多少。因此“有法可依”还要执法必严。
7、信用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软件”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制度、信用理念,进一步决定了会产生什么样的信用行为,并最终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